幼儿园园服知识NEWS
幼儿园教师统一服装背后的ABC
作者:36099 | 来源:本站 | 发布时间:2014-10-08 | 浏览次数:1724
 摘要:
    幼儿园教师每天要面对幼儿及其家长,其着装自然颇为引人注目。那么怎样的服装才是合适的呢?现在有不少幼儿园已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如,有很多幼儿园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让教师穿上便于活动的运动型园服,而在较正式的场合让教师穿上西装套裙园服,从而使教师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但有的幼儿园对教师的服装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教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可谓“精彩纷呈”。在此,迪斯伊儿服装公司对我国某些幼儿园教师的服装与日本幼儿园教师的服装作些比较,以透视幼儿园教师服装背后的A(职业情感)、B(职业行为)、C(职业认知)。
    

    一、着装背后的A(Affection,情感)

 

  有的国内幼儿园不要求穿统一服装,在和孩子们一起活动的时候,有的老师穿的是超短裙。时下年轻女性流行穿超短裙和超短裤,颇显青春活力,本无可厚非,然而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如此着装,是否合适值得思考。推测其着装背后的情感,或许是以显示自己的时尚、年轻并由此获得自尊为重,而并没有以幼儿的需要为重。

 

  二、着装背后的B(Behavior,行为)

 

  日本幼儿园教师的着装极具普遍性。我曾走访过许多日本的幼儿园,发现教师基本上都穿围裙、运动裤和运动鞋。为什么日本的幼儿园教师都穿这样的服装呢?在日本,幼儿园的日常保教活动至少有3/5的时间是沙坑游戏、游泳之类的户外运动。如果教师穿着超短裤或超短裙,其保育和教育工作或许是无法正常开展的。显然,日本幼儿园教师相仿的着装是出于职业的需要、幼儿的需要,幼儿园教师着装的背后是职业行为要求。

 

  三、着装背后的C(Cognition。认知)

 

  在中国幼儿园教师中,把自己的职业定义为“教”或“授”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如果认为自己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教”幼儿各科知识,“授”幼儿琴棋书画之类的技能,那么,在工作中穿上时尚漂亮的服装乃至穿上高跟鞋自然也顺理成章。

 

    而日本幼儿园的教师显然是将自己的职业定义为“服务”和“看护”者的。究其原因,或许还跟日本早先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定位有关。在日本,幼儿园教师曾长期被称为“保母”,更名称“保育士”(日语中的“保育”与汉语中的“保教”同义)还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为了适应自己的职业需要,工作时应穿上朴素的“劳动服”便成为日本幼儿园教师的共识。他们常常笑称自己在一年的工作时间里只有两次着正装的机会:3月31日的毕业典礼和4月1日的开学典礼。

 

  幼儿园教师的着装看似个人行为,实际上蕴含着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和职业认知,因此并非小事,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